“目的呢?”她思索。
谢玄英:“争权夺利。”
程丹若一时�6�8哑然。
是啊,还能为什么呢,总不能是为被夺田的百姓鸣冤吧?
“算了。”她自我�6�8开解,“目的不重要,结果才重要。”
但谢玄英摇摇头:“这�6�8还不是结果。”
一语成谶。
不久后,皇帝就下令严查此事,并借机没收了李家大多田产,只留了一百亩给李首辅的妻子养老,算是全了当�6�8年的情谊。
随后,参许尚书的奏折一封接一封,说他教�6�8子不严,收受贿赂,罪大恶极。皇帝虽然没有表态,但刑部没有放人�6�8,反而查明李首辅孙子的罪名后,判了流放。
言官们�6�8似乎发现了什么,兴奋地冲上来继续骂。
这�6�8次,他们�6�8骂许尚书屍位素餐,身为阁臣却一天到晚只知道和稀泥,户部年年都说没钱,不是渎职是什么?
又说他冲到早退,不敬皇帝,上班的时�6�8候帽子戴歪了,仪容不整,等等等等。
许尚书上疏,自辩说没收过这�6�8么多,儿�6�8子已经被揍,以后一定严加看管。
他示弱,言官们�6�8更不会放过他,继续炮轰。
又是十几封弹劾后,许尚书罢官。
呃,当�6�8然,罢官在夏朝是很常见的事。
这�6�8并不意�6�8味着政治生涯的终结,罢官只是停职,三五年后,只要机会合适,立马就能起复,说不定还能升职加薪。
比如杨首辅,当�6�8官早,经历得多,在武宗(先帝)时�6�8期当�6�8御史,喷先帝沉迷女色搞坏了身体才生不出儿�6�8子,被罢官数年,后起复,一样混成了首辅。
再比如晏鸿之的祖父,曾经的太傅,三起三落,三次被罢免,三次杀回京城。
所以,王尚书在背后大骂。
“许八面真是滑不留手�6�8,我�6�8告诉你�6�8,后来参他的人�6�8里,不知道有几个是他自己安排的。”他和晏鸿之如是说,“眼看情况不对�6�8,跑得倒是快。”
晏鸿之客观道:“这�6�8也不奇怪,许继之就是这�6�8样,舍小名而顾大利。”
荣安公主拿命威胁,许尚书能立马退婚,现在孙女疑似因为生子,惹出过继这�6�8最敏感的事,他不跑才怪。
王尚书最近被边缘化很厉害,难免幸灾乐祸:“接下来可有好戏看了。”
许尚书为什么下台?因为他是户部尚书,管着全国财政。
杨首辅性格强势,当�6�8吏部尚书(人�6�8事部长)还不满意�6�8,还希望能够管控户部(财务),一手�6�8抓人�6�8,一手�6�8抓钱,大权独揽。
晏鸿之道:“你�6�8能松口�6�8气�6�8了。”
王尚书拈须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