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页(1 / 2)

故而他爽快改口:“是我思量不周了�6�8。”

谁也没�6�8信这话�6�8。

程丹若自�6�8顾自�6�8往下�6�8说:“至於经营的方式,宝源号的顾虑我也明白,但虽然你家织娘多,毛衣却是新活计,谁也不熟,你家还要维持潞绸的纺织,腾不出�6�8太多人手�6�8。

“说到�6�8底,一家之力有限,养织娘又织毛衣,谁也撑不起来,主要还是以生产毛线为�6�8主,毛线运到�6�8各地,委托各家妇女�6�8回家纺织,以件计手�6�8工费,无疑更合适。”

昌顺号东家立即道:“夫人说的是。”

“我知道,宝源号的人头更熟,织娘经验丰富,今后的染色、技法,都要靠你家多出�6�8人费心�6�8,所以,予你三成的股合情合理。”

程丹若的语速不快,但直截了�6�8当,几乎没�6�8有废话�6�8,“昌顺号两�6�8成五分,比宝源号少�6�8的五分股,并�6�8不在於你家不懂纺织,只是给别人面子罢了�6�8。你也莫要在意。”

昌顺号东家霎时默然。

他明白了�6�8程丹若的意思,多给宝源号五分,是给他背后的人,他们打点后剩下�6�8的利润,未必比太原程家多。

“其他需要打点的,我就不多说了�6�8,只是一成不够,各方各面都打点妥当,牵扯到�6�8胡人那边,也别落人口舌,昌顺号的五分补到�6�8这个地方。”

打点有多重要,两�6�8个行商的远比她清楚。

送礼不可怕,送得进�6�8去,以后就是一条路子,他们均无意见�6�8,甚至十分乐意。

“这样就去掉七成了�6�8,我个人只占两�6�8成,剩下�6�8的一成,我在大同物色了�6�8一些本�6�8地商户。今后收购羊毛或流通毛衣,必定要过大同。”程丹若道,“他们不参与经营,只出�6�8银两�6�8,这是我个人的私心�6�8,总不能忘了�6�8本�6�8地的父老乡亲。”

同乡就是莫大的渊源,京城各会馆的商人,愿意免费为�6�8乡亲提供住宿酒食,为�6�8的就是这一分情意。

宝昌两�6�8家商户再好,终究是太原和长治的根基。她若不提携乡亲,反而会被人戳脊梁骨。

让出�6�8一成利,既能在宝、昌之间安插一股小型势力,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也能拥有一些“自�6�8己人”。

大同的商户斗不过这两�6�8家,唯一的出�6�8路就是抱她的大腿,分口汤喝。而她也算为�6�8家乡做出�6�8了�6�8贡献,在品德上无可指摘。

此外,也能刺激本�6�8地的经济,为�6�8谢玄英的政绩添色。

关於这点,两�6�8家商号都不太情愿,可程丹若让出�6�8的是自�6�8己的利润,帮扶乡亲也是应该的,便不好多言。

程丹若喝了�6�8口冰镇酸梅汤,平静道:“还有一件事,这份协议只签三年,三年之后,我会卖掉属於我的两�6�8成。”

两�6�8个久经商海的老狐狸都震惊了�6�8,脱口就问:“为�6�8何?”

靖海侯府要倒了�6�8?

还是,这笔生意做不满三年?

“无功不受禄,我只要教会织娘织毛衣,也就没�6�8什么需要做的了�6�8,收三年的利润很合理。”她慢悠悠道,“三年期满,今后你们每年只需要给我一千两�6�8,当做使用技艺的费用即可。”

他们不约而同地松了�6�8口气。

以后还能送钱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