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来到谢侯爷的书房,气氛比前日更为凝肃。
靖海侯道�6�8:“你这两天�6�8倒是挺忙的。”
谢玄英没接话,反而道�6�8:“父亲想让我主动请辞掌兵,我可以答应。”
父子之间,再弯弯绕绕也没有意思。靖海侯直接问:“你想要什么?”
“张家�6�8的婚事,本来很好。”谢玄英说�6�8,“父亲费心了。”
“本来?”
“他家�6�8尚未出孝,恐怕一时半会儿谈不好。”谢玄英道�6�8,“儿子的婚事已经一波三�6�8折,实在不敢再冒险。”
靖海侯沉吟:“我和张文华有些交情�6�8,不至於如此。”
谢玄英说�6�8:“张督宪和昌平侯,也很有交情�6�8。”
靖海侯皱眉。
“况且,我辞掉差事,前程难料。”谢玄英淡淡道�6�8,“父亲和张督宪的交情�6�8,没到这地步吧。”
靖海侯沉默片刻,摆摆手:“那你是想谁?顾家�6�8?顾思孔快要外放,你想在他们离京前定下?”
谢玄英露出一丝遗憾:“顾家�6�8二房的姑娘,身体不大好。”
靖海侯扬眉。
“我要娶老师的女儿。”谢玄英单刀直入,“下定聘书,我就向陛下讨个翰林院的差事。”
靖海侯嘴边的“不成”就咽了回去。
他细细思索,明白这个儿子的意思了。既然不让他从军,那就只能从文,若是做文臣,自该走翰林院的路子。
晏鸿之虽无官职,可却是纯真�6�8派的领头�6�8羊,又有不少学生为官。
娶他的女儿,就是看准了他的清流人�6�8脉。
“我记得,晏子真�6�8独有二子?”
“是义�6�8女,但也不妨碍什么,不过�6�8是个名分罢了。”谢玄英说�6�8,“原世兄在户部当差,做事勤恳,广世兄精通水利,常年在外,两位世兄均不似老师。”
靖海侯点点头�6�8。
儿子不能继承老子的学问,实在太正常了,在文坛,还�6�8是师生传继更多。而女婿比学生更亲近,为半子,自然更加名正言顺。
靖海侯和柳氏不同。
柳氏看重儿媳的家�6�8世教养,靖海侯看重的,却是联姻拓宽的路子。
清流……清流有清流的好处。
他反覆思索,若娶晏子真�6�8的女儿,老三�6�8就真�6�8的只能做文臣了,同门的师兄弟是很好的人�6�8脉,还�6�8有纯真�6�8派积累的名望。
这是他一直以来的打算。作为五军都督府的都督,他越来越清楚,文臣的地位渐渐变高,今上在位,谢家�6�8能握住兵权,若是天�6�8崩了呢?
一朝天�6�8子一朝臣,文臣是最稳妥的。
至於儿媳本身什么情�6�8况,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