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支正规的受过训练的部队。
梁太监和蒋毅都不�6�8觉得,谢玄英当诱饵会有危险,全在此处。
有兵、有马、有甲胄和武器,对上乌合之众的叛军,假如还能出�6�8事,谢玄英还是马上滚回京城,去翰林院上班吧。
三天的准备工作结束。
拔营东进。
骑兵在广袤的平原,速度相当惊人,没�6�8几日,就逼近杏山。再往前,就会进入此地最适合伏击的一片山地。
果不�6�8其然,在前打探的塘报骑兵回来,说在前方发现了�6�8一队叛军,摇的白旗,人数应该不�6�8多。
“将军,此乃诱敌之策,不�6�8可贸然追击。”李伯武马上提醒。
按照蒋毅的提醒,确实不�6�8该冒进,但此时,郑百户过来说:“我问�6�8了�6�8向导,东北方向的山是什么地方,他说那是彩山,假若我们往北绕过这条路,在那里也会遇见一条狭长的山路,只是没�6�8有石门�6�8山那么险。”
李伯武一怔。
“敌人抢先我们在此处,有没�6�8有可能两�6�8地皆有伏击?”郑百户面露忧色。
第114章 为将者
谢玄英是第一次领兵, 照理说,他应该跟在蒋毅后面�6�8, 先学习一下行军打仗的�6�8经验。昌平侯在登州抗倭, 就带着儿子,一边教,一边让他们实�6�8战。
有长辈兜着, 他们可以学习, 可以犯错,可以改过。
皇帝的�6�8安排不能说不用心�6�8, 但�6�8蒋毅有自己的�6�8苦衷——谢玄英来之前, 他已经调遣了水师, 以己之长, 克人之短, 原以为来的�6�8是谢二,完全�6�8能够跟上他的�6�8计划。
不用骑兵,主要也是因为卫所的�6�8骑兵真心�6�8不怎么样。
山东有马, 可养马和会骑马是两回事。卫所里骑马都不顺溜的�6�8, 大有人在,倒是因为倭寇时常来袭, 水师的�6�8训练反而�6�8过得去。
因此,这就导致了谢玄英不得不单独带兵。
没有长辈看顾,没有上官统领, 所有的�6�8决定都必须由他自己判断。
成,是少年英雄,败, 也许会殒命在此。
在十分短暂的�6�8某个刹那,谢玄英感受到了迷茫:他似乎发现, 自己或许站在了人生的�6�8分叉口,一条通向生,一条通向死。
但�6�8也仅仅只有刹那,不会比蜻蜓点水更久,茫然�6�8便�6�8消失了。
今时今日,他立马在此,为的�6�8是光明前程,为的�6�8是琴瑟和谐,为的�6�8是他所求的�6�8将来。
从来不是失败。
他没有想过失败。
“往前,走�6�8石门山。”谢玄英说,“不必管那些游兵。”
李伯武大惊:“公子不可!”
倒是郑百户辩解:“即便�6�8是马贼,前方的�6�8诱饵也太过明显了,或许就是要我们轻敌,改道�6�8行走�6�8。彩山那边的�6�8地势不如石门山险要,我们大可能放松警惕,从而�6�8落入圈套。”
他说的�6�8不是没有道�6�8理,可李伯武以谢玄英的�6�8安危为先,总觉得太过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