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研究所的所长钱向元颇是精明能干。
手段也属于强势的那种。
不然怎么可能让施宁提前毕业, 还分配到研究所,年纪轻轻就单独主持项目呢
但看好施宁这个天才少女,不代表要认同施宁所有的想法。
年轻人异想天开是好事, 但也得脚踏实地。
哪能想一出是一出
瞧到得力干将过来,钱向元招了招手,“被高副部长给骂了看都哭成什么样了,快擦擦。”
施宁结果领导递来的纸巾,擦去脸上的泪痕,仰着脸笑道“高副部长说我的想法很好, 要所长你过去咱们一块商量怎么来研究这事呢。”
钱向元脸上的笑容挂不住了。
这不是胡闹吗
“别骗我。”
施宁急了, “我骗您做什么, 在您眼中我就是个小骗子”
钱向元知道这个小同志什么脾气,平日里嘴巴不利索, 一生气倒是变得格外麻溜。
“都多大的人了怎么还动不动哭鼻子”还不如他家小闺女沉得住气呢。
安慰了两句, 钱向元还是不太信,觉得这或许是施宁搞什么鬼主意。
不过也不怕这小姑娘捣乱,他才不相信高南雁那抠门的人,能给施宁这异想天开的想法立项,钱多烧得慌啊。
两人过去时, 南雁还在忙着。
远远看着不知道在说什么,不过气氛相当不错。
这位高副部长, 但凡是她有心,她总是能把气氛搞的非常好。
但如果她不愿意花费这个心思
那边很快进入尾声,钱向元看着朝自己走来的人,连忙上前几步迎了过去。
比起钱向元的拿捏不定,南雁可谓是开门见山,“施宁的想法我觉得挺不错, 咱们一起讨论下,看看怎么来处理。”
这话简单粗暴,把钱向元给惊着了。
还真行啊。
“不是南雁同志,这东西没有那么大的市场需求啊。”
南雁点头表示明白,“国内没有,但国外有。老钱,别总是把目光拘泥于那一亩三分地。”
钱向元被动打开视野,还能这样
是的,还可以这样。
akan背后的市场广大,甚至不需要出口到欧美,单单是香港澳门那边,就有一个十分广阔的市场。
前提是,他们能把这个设备给做出来。
天才少女研究员在提到自己的构思时,话语流畅的多,“磁带录音机不能随身携带,如果有更方便的选择,有经济能力的人大概率的会做出选择。”
用金钱投票这个选择简直是再常见不过。
布洛芬、卫生巾还有尿不湿都一再证明了这些。
而现在,南雁不再局限于日用品市场,更希望来数码市场分一杯羹。
钱向元还觉得这有点梦幻。
真就打算立项
“你回去后写一个详细的项目申请书,另外需要什么单位配合,尽可能的考虑周全,明白吗”
施宁点头表示理解,“我们得尽可能的快的制造出来。”
国际半导体市场变化很大,说不定过几天硅谷就搞出来了。
抢占市场这事很重要,必须得在别人前头。
“明白就好,不过也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多跟同事协同合作,做研究从来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南雁目光落在钱向元身上,“施宁还年轻,有些事情可能处理不周到,这事还得钱所长你多费心。”
这是在特意交代自己呢。
钱向元还能不清楚
“这个自然。”他一手挖出来的苗子,自然会一万个上心,但是这个玩意儿这能挣钱
瞧着施宁兴奋的去写项目申请书,钱向元留下多问了两句。
“得看谁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咱们要是能第一个做出来,自然能挣钱,挣到不少的钱。”
钱向元是土生土长的技术员出身,关键时刻敢做事,加上熬了熬资历这才有了今天。
他没什么海外眼光,但对南雁这位副部长该有的敬意还是有的。
又不是不知道南雁的工作履历,看她这般坚持也不再迟疑。
“那成,尽可能的上半年就弄出来。”
“三个月时间,尽可能的快。”半导体市场用日新月异来形容并不夸张,将近五个月的研发时间太过漫长,肯定不行。
“要人要物都行,三个月把这个东西搞出来,争取在今年夏天就可以上市。”
钱向元顿时觉得压力空前。
实验室研发到生产线加工,怎么可能在半年内完成
然而这位年轻的副部长显然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
钱向元第一次觉得,施宁的异想天开跟这位比起来,那可真是小巫见大巫。
好在自己手底下就一个施宁而已,要再来个高南雁,那不得头疼死
不过钱向元没想到的是,上海举办的半导体产业大会结束没两天,他就接到了首都那边的电话,四机部兵贵神速的通过了施宁的立项申请。
并且安排人去那边协助进行研究。
而这个协助者,正是高南雁。
钱向元觉得这简直疯了。
她好歹是副部级的干部,又有芜湖无线电厂那边那么多事情要操心,怎么就要来南京这边盯着了
不过下一秒钱向元又笑了起来,部里头这么安排,是不是说明这个项目的确很有搞头
如果真的能做成功的话,那
他们南京所这次可就要大出风头了。
钱向元是技术出身,如今也不忘技术,然而谁还不想再往上走走呢
毕竟越往上话语权越重,能够给所里争取到的研究资金越多。
前途如何他还说不好,但这个项目一定要做好。
搞好了这个,南京所未来的资金就不用犯愁了。
想到这,钱向元笑了起来。
看的助理一脸懵逼,所长今天咋这么抽风
这是怎么了。
“施宁呢”
“在实验室里忙呢。”
钱向元不假思索,“喊她过来,高副部长来咱们南京所督导工作,等下就到了,咱们得去接人。”
说完他又喊住助理,“你说让她去接人是不是太形式主义算了还是让她继续忙活好了,你盯着点别出岔子,我去车站接人。”
到底是副部长亲自过来,说是襄助,实际上就领导工作啊。
钱向元哪敢怠慢。
去接站代表自己对上级的敬重。
果然,这位高副部长对施宁的情况很是关心。
而得知她还在实验室研究没空来接站时,也没有半点恼怒。
“她还年轻,不过身体底子不太好,也别太熬着。”
“是这回事,这几天都有给她炖冰糖雪梨吃,又请了我老泰山帮忙给抓了几副药,就是年轻还有点小孩子脾气,得哄着来。”
南雁笑了起来,“有本事的人就算有点脾气也不算什么,怕的是本事不大脾气不小。”
“是啊。”之前有过接触,但那是工作上的公事公办,这会儿算是私下的闲聊,倒是让钱向元觉得这位高副部长还真是挺没脾气。
说的话也都特别掏心窝。
不是那种客套话。
挺真诚。
真诚是一种美好的品质。
钱向元感慨着,又絮絮叨叨说起了施宁。
施宁的家庭情况不算特别好,父母早逝后,大姐带着弟弟妹妹们撑起了门楣。
“她从小就跟其他孩子不太一样,大人们不懂就觉得这孩子太闹腾了,又不太会说话,不讨人喜欢。不过施宁的大姐很心疼妹妹,后来知道能高考了,施家大姐自己没报名,倒是给自家小妹妹报了名,施宁这才有机会考上大学。”
至于后来提前毕业,那是因为在学校工作的老伙计对他极力推荐。
钱向元发现这个小姑娘真的有这方面的天赋,这才和学校联络,破格让人提前毕业来研究所工作。
南雁想起了方仲永。
年纪轻轻就有才学,然而这才华却不见得能被更好的利用,以至于后来泯然于众人。
施宁倒是幸运,有个力挺她的大姐。
“也算是苦尽甘来,现在施宁在所里工作,拿着工资能贴补她,这不现在没那么劳累了,气色都好了很多。”
“那挺好的,一家人相互帮助也是应该的。”
“是啊。”钱向元觉得,也就是施宁运气好,遇到个伯乐似的大姐,换作别人可不见得能让她去念书,而不是当学徒工。
命运有时候就那么回事。
施家大姐想着妹妹能读书别吃苦头,没曾想最后带给了自己诸多回报。
这个年纪最小的妹妹倒是成了家里头最能挣钱的人。
好人有好报啊。
闲聊家常无疑是增加彼此信任的最好办法,尽管这家常是施宁家的。
到了研究所这边时,南雁也没着急去那实验室打扰正在忙碌着的人。
她去所里看其他正在进行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