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谢蓁蓁带着丫鬟和嫁妆回到家, 下人通报进去的时候, 谢父和谢母吓了一大跳。
两个人走出来, 就看到庭院中放满了箱笼之类的东西。
谢父虽然只是国子监的一个博士, 俸禄也微薄, 但他只有谢蓁蓁一个女儿, 所以谢蓁蓁出嫁的时候, 他还是竭力的给她凑了六十八抬嫁妆出来。但是现在,这满院子的嫁妆
谢父定了定神,问谢蓁蓁“这是怎么回事”
谢蓁蓁不说话, 只是走过去,然后忽然就跪在了谢父谢母面前。
谢父谢母都吓了一跳。谢父忙弯腰来扶她,又问她“有什么事你只管说, 何必要跪下”
但谢蓁蓁却不肯起来。
谢母这时已经在流泪。
女儿忽然回来, 还带了自己的嫁妆回来,任是谁都能猜到发生了什么事。
“蓁蓁, ”谢母一边流泪, 一边问着, “是不是李家休弃了你”
当初她就不同意谢蓁蓁和李修源的亲事。当时她就看不惯蒋氏那个高高在上的样子, 觉得是谢蓁蓁高攀了他们家。无奈谢蓁蓁一心要嫁李修源, 对她的劝说压根就听不进去,但现在
谢母一把抱住了跪在地上的谢蓁蓁, 哭天抹泪的“我苦命的女儿啊。”
女子被人休弃总是不好的。往后她要怎么办呢
谢蓁蓁倒没有哭,只是很平静的说道“不是李家休弃了我, 是我自己主动要同李修源和离的。”
谢父谢母吃了一惊, 忙追问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但谢蓁蓁却紧抿着唇,如何都不肯说了。
最后还是谢父长叹一声,对谢母说道“蓁蓁是个有主见的孩子。既然是她自己主动要同李修源和离,那必定是有她的原由,我们又何必一再追问”
说着,又转头对谢蓁蓁说道“总是你在李家过的不高兴才会主动要和离。和离了便也罢,这原也不是什么大事,往后你就在家安安心心的住着。为父虽然
清贫,没有积攒下什么东西,但养活自己的女儿总是不成问题的。”
谢蓁蓁忽然就泪流满面。
她抱住了自己的父亲母亲,哽咽着说道“是女儿不孝,当初没有听您和母亲的劝告。往后女儿就在您和母亲面前尽孝,再不离开一步。”
谢父叹息着,抬手轻拍着她的背。
其后不久,谢父上书离职,带着谢母和谢蓁蓁回了故乡。
他们是经由水路回去的。正是秋日,倒颇有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苍凉意境。
谢蓁蓁站在船头,看着两岸青山沉默不语。